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科技文檔 > 林業(yè) > 正文

暗溝對寧夏鹽堿地土壤鹽分和垂柳生長的影響

應(yīng)用與環(huán)境生物學(xué)報 頁數(shù): 7 2017-06-25
摘要: 采用暗溝排鹽技術(shù),研究在施用改良劑和有機肥等配套措施的條件下,不同間距暗溝(3 m、6 m、9 m和15 m)對寧夏鹽堿地pH、Ca~(2+)、Mg~(2+)、Na~+、電導(dǎo)率(EC)、鈉吸比(SAR)、有機質(zhì)(SOM)及垂柳生長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1)改良前土壤的EC大于4.00 d S/m,改良后所有處理包括CK(無暗溝和有配套措施)的EC全都小于1.50 d S/m;60-80 cm和80-100 cm土層的EC值在各個處理間沒有顯著差異,而0-20 cm、20-40 cm和40-60 cm土層的CK與其他處理有顯著差異(P<0.05).(2)改良前土壤的p H值基本都在9.00以上,改良后3 m、6 m、9 m和15 m間距暗溝以及CK(無暗溝和有配套措施)的p H基本都在8.50左右,但不同處理間p H值沒有顯著差異.(3)0-20 cm、20-40 cm土層中,暗溝處理的SAR顯著低于CK(P<0.05),15 m間距暗溝的SAR大于3 m、6 m和9 m間距暗溝;其他土層中,各個處理間的SAR沒有顯著差異.(4)相比CK,暗溝處理的有機質(zhì)含量顯著降低(P<0.05),其中9 m間距暗溝的有機碳含量最高.(5)3 m、6 m、9m間距暗溝的垂柳生長狀況顯著好于15 m間距暗溝和CK的生長狀況(P<0.05).綜上,暗溝排鹽技術(shù)配套其他措施能夠有效地改良鹽堿地,綜合考慮暗溝設(shè)置成本和改良效果,9 m間距暗溝為最佳選擇. (共7頁)

開通會員,享受整站包年服務(wù)立即開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