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解釋:
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遺物,懷念死者的悲傷心情。常用來比喻對知己、親友去世的悼念之情。亦有因看到事物的變化,而觸景生情,引起對往昔的回憶,而傷心落淚的涵義。
成語出處:
這則成語出自東晉王羲之之子王徽之、王獻(xiàn)之的典故,出自《世說新語·傷逝》。原文為“弦既不調(diào),擲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慟絕良久,月余亦卒?!?
成語來源:
這個成語來源于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王徽之和王獻(xiàn)之是兄弟,兩人感情深厚。王獻(xiàn)之去世后,王徽之某日取來王獻(xiàn)之生前最喜愛的琴來彈奏,可是琴聲悲切,不似往日。王徽之頓時感慨萬分,意識到自己的兄弟已經(jīng)不在了,于是琴也無法再彈出從前的韻味。他把琴摔在地上,悲傷地說:“子敬(王獻(xiàn)之的字)啊子敬,你人和琴都不在了!”說完就痛哭起來,很長時間都無法平復(fù)。一個多月后,王徽之也去世了。
引申意義:
除了原本的意思,這個成語也引申為對物是人非的感慨,對往昔美好時光的追憶,以及對親友深深的懷念。
比喻意義:
比喻睹物思人,痛悼亡友或緬懷親人。當(dāng)看到與某人相關(guān)的事物時,會觸景生情,引發(fā)對該人的深深思念。
近義詞:
物是人非、觸景生情、睹物思人、人琴俱逝、人琴兩亡。
反義詞:
無動于衷、鐵石心腸、漠不關(guān)心。
成語辨析:
“人琴俱亡”這個成語在句子中一般作為賓語、定語使用;多用來指對親友的思念和悼念之情。例如,“他看到好友的遺物,不禁人琴俱亡,淚流滿面?!?
文化內(nèi)涵與智慧:
這個成語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中對于友情、親情的重視和珍惜。它告訴我們,要珍惜與身邊人的每一刻相處,因為一旦失去,就再也找不回來。同時,也提醒我們,在面對失去時,要學(xué)會用正確的方式去表達(dá)和處理自己的情感。這個成語也蘊(yùn)含了深刻的哲學(xué)智慧。它告訴我們,世間萬物都是相互聯(lián)系的,一個人的存在不僅僅是他自身,還與他所處的環(huán)境、所擁有的事物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因此,當(dāng)一個人去世時,他所留下的不僅僅是自己的軀體,還有他所擁有的一切,包括他的琴、他的書、他的房間等等。這些事物的存在,會讓我們時刻想起那個已經(jīng)不在的人,從而引發(fā)我們深深的思念和感慨。
成語故事:
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有個兒子名叫王徽之,他性格豪放不羈,常常頭發(fā)凌亂、衣衫不整地上街尋友,出門去訪問客人。
王徽之懶散慣了,對自己所擔(dān)任的職務(wù)也很少過問。他曾做過車騎將軍桓沖的騎兵參軍。一次,桓沖問他:“你知道自己在管哪方面的事嗎?”
王徽之含含糊糊地回答說:“嗯……大概是管馬吧?!?br/> “管多少馬呢?”桓沖又問。
王徽之回答道:“我對馬一竅不通,是個外行,從不管它有多少?!?br/> 桓沖覺得好笑,索性再問:“近來,馬死掉多少了?”
“活馬我都弄不清楚,哪里還會管死馬?”王徽之干脆回答。
王徽之有個弟弟叫王獻(xiàn)之,字子敬,受父親的熏陶也成了大書法家,與父親王羲之并稱“二王”。兄弟倆感情甚篤,年輕時同居一室。平時,王徽之很佩服弟弟。
有一次,家中失火,徽之嚇得魂不附體,連鞋也來不及穿,倉皇逃出;而獻(xiàn)之卻毫不慌張,由仆人扶著走出房來。
還有一次,半夜里來了個小偷,打算把王家席卷一空。王獻(xiàn)之發(fā)覺后,不慌不忙地說:“偷兒,那塊青氈是我家的祖?zhèn)髦?請你把它留下來吧!”
小偷一聽,知道形藏敗露,慌忙逃走了。
后來,王徽之擔(dān)任黃門侍郎(皇帝身旁的侍從官)。但他的性格與宮廷拘禮的生活格格不入,就辭職回家了。
剛回家不久,王徽之和王獻(xiàn)之同時染上了重病。有個看相的人說:“人的壽命快要結(jié)束時,如果有個活人愿意替他去死,把自己的余年給他,那么那個快死的人就可以活下來。”
王徽之說:“我的才德比弟弟差遠(yuǎn)了,就讓我把余年給他吧!”
看相的搖搖頭:“代人去死,必須自己壽命較長才行,現(xiàn)在你自己都活不長了,怎么代他死呢?”
不多久,獻(xiàn)之去世。徽之受了很大刺激,在辦喪事時居然一聲不哭,只是呆呆地坐著。
他取過獻(xiàn)之生前最喜歡彈的琴,想彈個曲子。但調(diào)了半弦,卻怎么也調(diào)不好。不由心灰意冷,把琴一摔,悲嘆道:“子敬啊,子敬,人琴俱亡?!?br/> 這句話就是說:“子敬啊子敬,你是人和琴同時都死去了啊!”
王徽之由于悲痛過度,沒多久病情加重,過了一個多月也死了。
后來,人們就用“人琴俱亡”這個成語,來表示看到遺物、悼念死者的悲痛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