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漢語知識 > 正文

不識廬山真面目

不識廬山真面目    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比喻認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質(zhì)。

詳細解釋

1. 【解釋】:比喻認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質(zhì)。

2. 【出自】:宋·蘇軾《題西林壁》詩:“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3. 【示例】:革命家,終會在大風大浪中,辨明方向,分清歧路;怎能夠--只見長江滾滾來,~! ◎郭小川《萬里長江橫渡》詩

4. 【語法】:復句式;作謂語、分句;形容不識事物的本質(zhì)

出處

宋·蘇軾《題西林壁》詩:“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p>

成語接龍

不識廬山真面目 目下十行 行不從徑 徑一周三 三三兩兩 兩世為人 人一己百 百萬雄兵 兵不厭權(quán) 權(quán)傾中外 外剛內(nèi)柔 柔聲下氣 氣義相投 投井下石 石人石馬 馬上功成 成一家言 言三語四 四不拗六 六親不和 和光同塵 塵垢秕糠 糠秕在前 前仆后繼 繼古開今 今夕何夕 夕寐宵興 興云致雨 雨絲風片 片云遮頂 頂名冒姓 姓甚名誰 誰是誰非 非親非故 故人之情 情不可卻 卻之不恭 恭而有禮 禮為情貌 貌似強大 大中至正 正中下懷 懷丸操彈 彈絲品竹 竹報平安 安不忘危 危于累卵 卵與石斗 斗麗爭妍 妍姿艷質(zhì) 質(zhì)傴影曲 曲不離口 口不二價 價值連城 城下之盟 盟山誓海 海不揚波 波光鱗鱗 鱗次櫛比 比眾不同 同休共戚 戚戚具爾 爾汝之交 交口同聲 聲東擊西 西臺痛哭 哭喪著臉 臉無人色 色絲虀臼 臼灶生蛙 蛙蟆勝負 負義忘恩 恩不放債 債臺高筑 筑臺募士 士農(nóng)工商 商彝周鼎 鼎分三足 足不出戶 戶告人曉

國語辭典

注音 ㄅㄨˋ ㄕˋ ㄌㄨˊ ㄕㄢ ㄓㄣ ㄇㄧㄢˋ ㄇㄨˋ  拼音 bù shì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無法認識廬山的全貌。
   ? 語出宋.蘇軾〈題西林壁〉詩:「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後常用此語來比喻人因陷於事物環(huán)境中,以致只見局部,不能知道事物的全面。
   ? 如:「在這紫禁城中,東逛西逛,也只能欣賞一隅,真有不識廬山真面目之憾啊!」也可引喻對刻意遮掩的事物難窺究竟。
   ? 如:「到底誰是天字第一號?不識廬山真面目?!?/span>
參見:不識廬山真面目

掃描版:「不識廬山真面目」在《漢語大詞典》第479頁 第1卷 479


開通會員,享受整站包年服務立即開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