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 shì sú
1. 世間一般的習(xí)俗
2. 非宗教的
詳細(xì)解釋
1. 指當(dāng)時(shí)社會(huì)的風(fēng)俗習(xí)慣。
《文子·道原》:“矜?zhèn)我曰笫?,畸行以迷眾,圣人不以為世俗?!薄妒酚洝ぱ袅袀鳌罚骸笆┙虒?dǎo)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緩禁止,吏無姦邪,盜賊不起?!?明 邵璨 《香囊記·辭婚》:“只是這個(gè)人有些執(zhí)古相,不通世俗?!?
2. 塵世;世間。
《莊子·天地》:“夫明白入素,無為復(fù)樸,體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間者,汝將固驚邪?” 漢 賈誼 《惜誓》:“方世俗之幽昏兮,眩白黑之美惡?!?明 李贄 《與焦弱侯書》:“世俗俚語亦有可取之處:處貧賤易,處富貴難;安勞苦易,安閒散難;忍痛易,忍癢難?!?王西彥 《古屋》第四部七:“一切世俗的享樂,一切所謂榮華富貴,我全看破了?!?
3. 指俗人,普通人。
《莊子·天下》:“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南君書·更法》:“子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宋 蘇舜欽 《和彥猷晚宴明月樓》之一:“憑欄揮手問世俗,何人得到蟾蜍宮?” 清 朱克敬 《瞑庵雜識》卷二:“世俗以勢利為是非,皆此類也?!?
4. 流俗;庸俗。
唐 韓愈 《王公墓志銘》:“公所為文章,無世俗氣?!?葉圣陶 《倪煥之》一:“ 樹柏 說到末了一句時(shí), 煥之 覺得他突然是中年人了,老練,精明,世俗,完全在眉宇之間刻畫出來?!?
近反義詞
近義詞 | 庸俗 |
國語辭典
注音 ㄕˋ ㄙㄨˊ 拼音 shì sú1. 社會(huì)上流傳的風(fēng)俗習(xí)慣。
? 《史記.卷一一九.循吏傳.孫叔敖傳》:「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緩禁止,吏無姦邪,盜賊不起?!?br>2. 世間,俗世。
? 《墨子.魯問》:「世俗之君子,皆知小物,而不知大物?!?br> ? 宋.蘇轍〈黃州快哉亭記〉:「其流風(fēng)遺跡,亦足以稱快世俗?!?br>3. 世人,凡人。
? 《莊子.天下》:「獨(dú)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於萬物,不譴是非,與世俗處?!?br> ? 《文選.曹植.求自試表》:「此二臣豈好為夸主,而耀世俗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