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身 cún shēn
1. 保全身體。
2. 安身。
詳細(xì)解釋
1. 保全身體。
《易·繫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孔穎達(dá) 疏:“蛟蛇初蟄,是靜也。以此存身,是后動(dòng)也。”《尹文子·大道下》:“不羨爵祿者,自足于己也;不畏刑罸者,不賴存身也?!?晉 慧遠(yuǎn) 《沙門不敬王者論》:“出家則是方外之賓,跡絶於物,其為教也,達(dá)患累緣於有身,不存身以息患。”
2. 安身。
《儒林外史》第三七回:“ 張鐵臂 見人看破了相,也存身不住,過(guò)幾日,拉著 臧蓼齋 回 天長(zhǎng) 去了?!焙颖卑鹱印断矘s歸》:“家遭不幸,父母雙亡,又失了一把大火,只燒得片瓦無(wú)存。夫妻二人來(lái)在岳母家存身?!?
近反義詞
近義詞 | 立足 藏身 駐足 安身 容身 |
國(guó)語(yǔ)辭典
注音 ㄘㄨㄣˊ ㄕㄣ 拼音 cún shēn相似詞: 1.藏身 2.安身
1. 保全其身。
? 《易經(jīng).繫辭下》:「龍蛇之蟄,以存身也?!?br>2. 安身。
? 《儒林外史.第二八回》:「沒處存身,太太只得在內(nèi)橋娘家胡姓借了一間房子,搬進(jìn)去住著?!?br> ? 《紅樓夢(mèng).第六八回》:「家私花盡,父親攆他出來(lái),現(xiàn)在賭錢廠存身?!?/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