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桓 wū huán
古族名。東胡族的一支。以游牧打獵為生。秦漢之際遷至烏桓山(今內(nèi)蒙古阿魯科爾沁旗北),故稱烏桓。漢武帝以后歸附漢朝,開始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曹操東征烏桓取勝后,萬余烏桓人遷到中原落戶,部分留居?xùn)|北,漸與其他民族融合。
國語辭典
注音 ㄨ ㄏㄨㄢˊ 拼音 wū huán我國古代民族之一。本屬東胡,漢初匈奴冒頓滅其國,餘眾退保烏桓山(今熱河省境內(nèi)),因以為號。漢獻帝建安年間,徙居內(nèi)地,與漢人融化。見《後漢書.卷九○.烏桓鮮卑傳.烏桓傳》。或作「烏丸」。
參見:烏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