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斥 pái chì
不相容、使離開或不使進(jìn)入
詳細(xì)解釋
排擠斥逐;排除駁斥。
《后漢書·宦者傳序》:“雖時有忠公,而竟見排斥?!?唐 韓愈 《贈別元十八協(xié)律》詩之四:“勢要情所重,排斥則埃塵。” 宋 王安石 《讀墨》詩:“兼愛為無父,排斥固其理?!?明 黃綰 《明道編》卷一:“或在同類,偶有一言非及良知,其人本雖君子,亦共排斥?!?清 顧炎武 《與友人論<易>書》:“排斥眾説,以申一家之論,而通經(jīng)之路狹矣。” 蕭乾 《未帶地圖的旅人》:“它(社會主義)同民主自由,同個人幸福,并不互相排斥,誓不兩立?!?
近反義詞
近義詞 | 消除 掃除 擯斥 傾軋 擯棄 摒除 排擠 排出 排除 |
反義詞 | 安插 親切 拉攏 聯(lián)合 吸引 吸收 |
國語辭典
注音 ㄆㄞˊ ㄔˋ 拼音 pái chì相似詞: 擯棄﹑擯斥﹑摒除﹑排擠﹑排除
相反詞: 聯(lián)合﹑吸收﹑吸引
1. 排除駁斥。
? 《後漢書.卷七八.宦者傳.序》:「雖時有忠公,而竟見排斥。」
2. 免疫學(xué)上指生物體對於非本身組織的外來物質(zhì),所產(chǎn)生免疫反應(yīng)來抵抗的一連串變化。如人體器官移植後的發(fā)燒,便是人體的排斥作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