褻瀆 xiè dú
1. 輕慢;冒犯。
2. 又作褻黷
3. 休若坐與沉褻黷。--《南史.巴陵哀王休若傳》
詳細解釋
輕慢,不恭敬。
漢 班固 《白虎通·社稷》:“社稷在中門之外,外門之內何?尊而親之,與先祖同也。不置中門內何?敬之,示不褻瀆也?!?宋 歐陽修 《論水入太社札子》:“竊以宗廟社稷,禮貴尊嚴,今四面并無遮映,使巷陌人馬往來,褻瀆如此?!?明 馮夢龍 《智囊補·明智·佛牙》:“夫牙骨之多至此,使盡出佛身,佛亦不足貴矣。誣妄褻瀆,莫甚於此。”《紅樓夢》第三六回:“ 寶玉 聽了,忙説:‘不該!我怎么睡著了?就褻瀆了他!’” 蕭乾 《一本褪色的相冊·隨感錄》:“經(jīng)不住這種考驗,就會出賣靈魂,褻瀆圣職,辜負人民的重托。”
近反義詞
近義詞 | 鄙視 輕慢 蔑視 輕瀆 藐視 輕視 |
反義詞 | 虔誠 尊敬 |
國語辭典
注音 ㄒㄧㄝˋ ㄉㄨˊ 拼音 xiè dú相似詞: 1.輕瀆、侮慢
相反詞: 1.尊敬
1. 輕視怠慢。
?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只為一時間心中懈怠,口內褻瀆,又不曾實做了甚麼汙褻法門之事,便言摦報如此!」
? 《紅樓夢.第二五回》:「此物已靈,不可褻瀆?!?br>2. 謙稱以小事打擾、侵犯。
? 如:「瑣事不敢褻瀆。」
? 《儒林外史.第七回》:「想是夫子龍 駕已經(jīng)回天,不可再褻瀆了?!?/span>
參見:褻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