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漢語知識 > 正文

求和

求和    qiú hé

1. 求總量

2. 戰(zhàn)敗或處于不利的一方向對方請求停止作戰(zhàn)、實現(xiàn)和平

詳細解釋

1. 戰(zhàn)敗或處境不利的一方,向對方請求停止作戰(zhàn),恢復和平。

《戰(zhàn)國策·趙策三》:“故不若亟割地求和,以疑天下,慰 秦 心。”《史記·趙王勾踐世家》“行成於 吳 ” 唐 司馬貞 索隱:“求和於 吳 也。”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上:“ 靖 請傾府庫,賂以求和,潛軍邀其歸路。帝從其言,胡兵遂退。”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 高起潛 湊近他的耳朵咕噥說:‘我看皇上滿心急著要和,就是怕他自己落一個向敵求和的名兒,尤其怕外廷議論?!?

2. 打球或下棋等競賽的一方估計不能取勝,設法造成平局。如:這盤棋他眼看無取勝可能,只得兌車求和。

近反義詞

反義詞 求戰(zhàn) 求勝

國語辭典

注音 ㄑㄧㄡˊ ㄏㄜˊ  拼音 qiú hé
相似詞: 乞降
請求和平相處。常為戰(zhàn)敗或情勢不利的一方,向對方請求停戰(zhàn)。
   ? 《戰(zhàn)國策.趙策三》:「故不若亟割地求和,以疑天下,慰秦心。」
   ? 《三國演義.第六八回》:「若與久戰(zhàn),大損士卒,不若求和安民為上?!?/span>

掃描版:「求和」在《漢語大詞典》第7354頁 第5卷 899


掃描版:「求和」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1067頁


開通會員,享受整站包年服務立即開通 >

「求和」開頭的詞語:

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