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漢語知識 > 正文

派別

派別    pài bié

1. 宗教、政黨或?qū)W術(shù)團體內(nèi)因不同主張而形成的各種分支或門派

2. 經(jīng)常好爭論、追求私利或不顧共同利益的黨派、聯(lián)合體或集團

詳細解釋

1. 水分道而流。

晉 左思 《吳都賦》:“百川派別,歸海而會。”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漾水》:“雖津流派別,枝渠勢縣,原始要終,潛流或一?!?宋 邵博 《聞見后錄》卷三:“ 會稽 、 丹陽 容有此三江,然皆是東南枝流小水,自相派別而入海者?!?

2. 水的支流。

唐 韓愈 《病中贈張十八》詩:“半涂喜開鑿,派別失 大江 ?!?宋 曾鞏 《山水屏》詩:“歷遠始紆徐,派別輸眾谷?!?

3. 事物的分支。多用以指學術(shù)、宗教、政黨等內(nèi)部因主張不同而形成的分支或小團體。

宋 陸游 《上執(zhí)政書》:“原委如是,派別如是,機杼如是,邊幅如是,自《六經(jīng)》《左氏》《離騷》以來,歷歷分明,皆可指數(shù)?!?清 徐用錫 《得何義門太史兇信》詩:“君學謹派別,原本切講究?!?周恩來 《關(guān)于一九二四至二六年黨對國民黨的關(guān)系》:“在當時形勢下,國民黨在組織上自然而然地形成各種派別,對三民主義也自然而然地作各種解釋。”

4. 區(qū)分,區(qū)別。

《宋書·志序》:“《刑法》《食貨》,前説已該,隨流派別,附之紀傳。” 唐 馮贄 《<云仙雜記>序》:“ 天祐 元年,退歸故里,筑選書室以居,取九世所蓄典籍經(jīng)史子集二十萬八千一百二十卷,六千九百餘帙,撮其膏髓,別為一書,其門目未暇派別也?!?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jīng)籍會通一》:“《番陽通考》以四部分門,實因舊史,而支流派別,條理井然?!?

近反義詞

近義詞 派系 家數(shù) 流派 宗派 門戶

國語辭典

注音 ㄆㄞˋ ㄅㄧㄝˊ  拼音 pài bié
相似詞: 門戶﹑流派﹑家數(shù)﹑宗派
1. 宗教、政黨、學術(shù)等人事團體內(nèi)部實質(zhì)或主張不同而形成的分支系派或小團體。
   ? 如:「他們二人派別不同?!?br>2. 江河的流派。
   ? 《文選.左思.吳都賦》:「百川派別,歸海而會?!?/span>
參見:派別

掃描版:「派別」在《漢語大詞典》第7624頁 第5卷 1169


掃描版:「派別」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968頁


開通會員,享受整站包年服務立即開通 >

「派別」開頭的詞語:

派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