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竄 liú cuàn
到處亂竄
詳細解釋
1. 到處亂跑;轉(zhuǎn)徙。
漢 荀悅 《漢紀·元帝紀一》:“君臣失禮,政教陵遲,犯法者眾,亡命流竄而不擒獲。前后相積,布滿山野?!?梁啟超 《論俄羅斯虛無黨》:“此千人而在山谷耶,或可以事前而不為多魚之漏,其奈運械之路絶,而流竄之勢窮,充其量不過陷數(shù)四之州縣,麋爛百數(shù)十里之生靈?!?吳晗 《論晚明“流寇”》:“最后到了 李自成 在一六四三年渡 漢江 陷 荊襄 后,恍然于統(tǒng)治集團的庸劣無能,才決定建立一新政權。從此便攻城守地,分置官守,作爭奪政權的步驟,一反過去流竄的作風?!?
2. 流放。
唐 韓愈 《杏花》詩:“二年流竄出 嶺 外,所見草木多異同?!?金 王若虛 《五經(jīng)辨惑下》:“逮 舜 之世而后有流竄放殛之事,猶不盡置之死,蓋古人之重殺如此?!?郭沫若 《天地玄黃·向普希金看齊》:“他以他那叛逆的思想被沙皇政府監(jiān)視,過流竄生活。”
近反義詞
近義詞 | 流落 |
國語辭典
注音 ㄌㄧㄡˊ ㄘㄨㄢˋ 拼音 liú cuàn1. 四處流亡逃竄。
? 《初刻拍案驚奇.卷七》:「武三思擅權,法善時常察聽妖祥,保護中宗,相王及玄宗,大為三思所忌,流竄南海?!?br>2. 因犯罪而放逐到偏遠地方。
? 《北史.卷九五.蠻傳》:「誕時年數(shù)歲,流竄大陽蠻中,遂習其俗?!?br> ? 《大宋宣和遺事.貞集》:「見流竄者,更不復敘?!?/span>
參見:流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