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疵 xiá cī
1. 本指玉的疵病,喻微小的缺點(diǎn),后泛指一切缺點(diǎn)
2. 指摘毛病
詳細(xì)解釋
1. 亦作“瑕玼”。玉的斑痕。亦比喻人的過失或事物的缺點(diǎn)。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省事》:“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獲酬謝?!?唐 王建 《求友》詩:“不求立名聲,所貴去瑕玼?!?宋 司馬光 《稷下賦》:“榮譽(yù),樵株為之蓊蔚;訾毀,珵美化為瑕疵。” 元 王實(shí)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二折:“這玉簪纖長如竹筍,細(xì)白似蔥枝,溫潤有清香,瑩潔無瑕玼?!?李大釗 《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七:“小小的瑕疵,不能掩了他那莫大的功績?!?
2. 謂指摘毛病。
唐 劉禹錫 《口兵戒》:“玉櫝不啟,焉能瑕疵?”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書畫》:“ 熙 ( 徐熙 )之子乃效諸 黃 之格……工與諸 黃 不相下 筌 ( 黃筌 )等不復(fù)能瑕疵,遂得齒院品?!?金 王若虛 《孟子辨惑》:“ 孟子 之言,未可瑕疵?!?王闿運(yùn) 《帥芳哀詞》:“雖欲得而瑕疵,邈輕舉而難攀?!?
近反義詞
近義詞 | 污點(diǎn) 缺陷 壞處 弱點(diǎn) 瑕玷 短處 缺點(diǎn) 毛病 弊端 缺欠 |
國語辭典
注音 ㄒㄧㄚˊ ㄘ 拼音 xiá cī相似詞: 缺點(diǎn)、瑕玷、汙點(diǎn)
比喻缺點(diǎn)、毛病。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省事》:「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獲酬謝。」
? 唐.韓愈〈進(jìn)學(xué)解〉:「忘己量之所稱,指前人之瑕疵。」或作「瑕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