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漢語知識 > 正文

七七

七七    qī qī
也稱“做七”。舊時喪葬風(fēng)俗。流行于全國各地。人死后,每隔七天作一次佛事,設(shè)齋祭奠死者,依次到七七四十九天為止,故稱。

國語辭典

注音 ㄑㄧ ㄑㄧ  拼音 qī qī
俗以人死每七日設(shè)奠一次,至七七四十九日停止,自此不再接受親友的弔唁。
   ? 《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dú)占花魁》:「朱重?fù)€胸大慟,如親父一般,殯殮成服,七七做了些好事?!?br>   ? 《儒林外史.第四回》:「光陰彈指,七七之期已過,范舉人出門謝了孝?!够蚍Q為「斷七」、「盡七」。

掃描版:「七七」在《漢語大詞典》第148頁 第1卷 148


掃描版:「七七」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1014頁


開通會員,享受整站包年服務(wù)立即開通 >

「七七」開頭的詞語:

七七
七七事變
七七事變
七七八八
七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