恥辱 chǐ rǔ
羞辱;侮辱
詳細解釋
1. 亦作“恥辱”。謂聲譽上所受的損害。
《論語·學而》:“恭近於禮,遠恥辱也?!?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恥辱者,勇之決也。” 明 張居正 《女誡直解》:“短毀不善之言,布揚於中外;恥辱不好的事,皆集於其身?!?
2. 侮辱。
《后漢書·循吏傳·秦彭》:“吏有過咎,罷遣而已,不加恥辱?!薄端疂G傳》第四七回:“一是與山寨報仇,不折了鋭氣;二乃免此小輩被他恥辱。”
3. 羞辱,羞辱的事。如:以講衛(wèi)生為光榮,不講衛(wèi)生為恥辱。
近反義詞
近義詞 | 可恥 羞恥 羞辱 侮辱 污辱 |
反義詞 | 光彩 名譽 光榮 榮譽 赤誠 |
國語辭典
注音 ㄔˇ ㄖㄨˋ 拼音 chǐ rù相似詞: 羞恥、羞辱、侮辱
相反詞: 名譽、光榮、光彩、榮譽
羞恥侮辱。
? 《文選.賈誼.過秦論》:「故伊尹蒙恥辱,負鼎俎,和五味以干湯。」
參見: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