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笏登場 páo hù dēng chǎng
笏:古代官員上朝時手中拿的狹長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做。 原指官員打扮,上場演戲?,F(xiàn)比喻新官上任(含有諷刺之意)。
詳細解釋
1. 【解釋】:笏:古代官員上朝時手中拿的狹長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做。原指官員打扮,上場演戲?,F(xiàn)比喻新官上任(含有諷刺之意)。
2. 【出自】:清·趙翼《數(shù)月內(nèi)頻送南雷述庵淑齋諸人赴京補官戲作之二》:“袍笏登場也等閑?!?
3. 【示例】:關于組織臨時政府的問題,段已通電北方各省征求意見,只等回電一到,就要~。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史話》第二十七章
4.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含貶義
例句
袁世凱倒臺以后,軍閥們又~,百姓仍受困苦煎熬。
出處
清·趙翼《數(shù)月內(nèi)頻送南雷、述庵、淑齋諸人赴京補官;戲作三首》:“袍笏登場也等閑;惹他動色到柴關?!?/p>
近反義詞
近義詞 | 粉墨登場 逢場作戲 走馬上任 |
反義詞 | 告老還鄉(xiāng) |
國語辭典
注音 ㄆㄠˊ ㄏㄨˋ ㄉㄥ ㄔㄤˊ 拼音 páo hù dēng cháng相似詞: 粉墨登場
1. 演員裝扮成為穿袍執(zhí)笏的官員登臺演戲。
2. 比喻官員新任,猶如登場作戲,含有諷刺意味。如:清.趙翼《數(shù)月?頻送南雷述庵淑齋諸人赴京補官戲作》詩:「袍笏登場也等閑,若他動色到柴關?!?/span>
參見:袍笏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