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烈烈 hōng hōng liè liè
轟轟:象聲詞,形容巨大的聲響;烈烈:火焰熾盛的樣子。 形容事業(yè)的興旺。也形容聲勢浩大,氣魄宏偉。
詳細(xì)解釋
1. 【解釋】:轟轟:象聲詞,形容巨大的聲響;烈烈:火焰熾盛的樣子。形容事業(yè)的興旺。也形容聲勢浩大,氣魄宏偉。
2. 【出自】:宋·文天祥《沁園春·題張許雙廟》詞:“人生欻翕云亡,好烈烈轟轟做一場。”
3. 【示例】:比前番在梁山泊上更覺~,做出驚天動地的事業(yè)來。 ◎清·陳忱《水滸后傳》第一回
4. 【語法】:聯(lián)合式;作賓語、定語、狀語;形容聲勢浩大
例句
全市人民投入了~的愛國衛(wèi)生運(yùn)動。
近反義詞
近義詞 | 如火如荼 大張旗鼓 聲勢浩大 烈烈轟轟 風(fēng)風(fēng)火火 |
反義詞 | 冷冷清清 渾渾噩噩 平平淡淡 偃旗息鼓 死氣沉沉 混混沌沌 |
成語接龍
轟轟烈烈 烈士徇名 名下無虛 虛一而靜 靜不露機(jī) 機(jī)不可失 失之交臂 臂有四肘 肘脅之患 患至呼天 天上人間 間不容發(fā) 發(fā)上沖冠 冠上加冠 冠上履下 下不為例 例直禁簡 簡絲數(shù)米 米已成炊 炊沙作糜 糜爛不堪 堪以告慰 慰情勝無 無一不備 備位充數(shù) 數(shù)一數(shù)二 二三其德 德厚流光 光前啟后 后不僭先 先人后己 己溺己饑 饑不擇食 食不下咽 咽苦吐甘 甘之如飴 飴含抱孫 孫龐斗智 智勇兼全 全軍覆沒 沒世不忘 忘乎其形 形具神生 生不逢時 時不再來 來之不易 易于反手 手下留情 情不可卻 卻之不恭 恭而有禮 禮為情貌 貌似強(qiáng)大 大中至正 正中下懷 懷丸操彈 彈絲品竹 竹報平安 安不忘危 危于累卵 卵與石斗 斗麗爭妍 妍姿艷質(zhì) 質(zhì)傴影曲 曲不離口 口不二價 價值連城 城下之盟 盟山誓海 海不揚(yáng)波 波光鱗鱗 鱗次櫛比 比眾不同 同休共戚 戚戚具爾 爾汝之交 交口同聲 聲東擊西 西臺痛哭 哭喪著臉
國語辭典
注音 ㄏㄨㄥ ㄏㄨㄥ ㄌㄧㄝˋ ㄌㄧㄝˋ 拼音 hōng hōng liè liè相似詞: 大張旗鼓
相反詞: 冷冷清清﹑渾渾噩噩﹑偃旗息鼓
形容聲勢浩大,足以震撼人心。
? 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二折》:「從今後收拾了喧喧嚷嚷略地攻城,畢罷了轟轟烈烈奪利爭名?!?br> ? 《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只待一朝有了機(jī)會,轟轟烈烈的做他一番,替中國人吐氣,至於大局也不能顧得。」亦作「烈烈轟轟」。
參見:轟轟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