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賊 liù zéi
1.謂危害天下的六種惡人。
2.指北宋末之蔡京﹑朱勔﹑王黼﹑李彥﹑童貫﹑梁師成六人。他們結(jié)黨營私﹐危害國家﹐被太學(xué)生陳東等斥為"六賊"。見《宋史·欽宗紀(jì)》。
3.佛教語。即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謂此六塵能以眼﹑耳等六根為媒介﹐劫掠"法財"﹐損害善性﹐故稱。見《楞嚴(yán)經(jīng)》卷四。
4.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謂此六根妄逐塵境﹐如賊劫財。
國語辭典
注音 ㄌㄧㄡˋ ㄗㄟˊ 拼音 liù zéi1. 泛指危害天下的六種惡人。見《六韜.卷一.文韜.上賢》。
2. 北宋末的蔡京、朱勔、王黼、李彥、童貫、梁師成。他們結(jié)黨營私,危害國家,被太學(xué)生陳東等斥為「六賊」。見《宋史.卷二三.欽宗本紀(jì)》。
3. 色、聲、香、味、觸、法此六種為身心所攀緣的對象。因為這六者是產(chǎn)生煩惱的根源,會劫奪一切善法,所以用賊來比喻。
? 《金光明最勝王經(jīng).卷五》:「當(dāng)知此身如空聚,六賊依止不相知。」
參見:六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