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斷 gé·duàn
隔斷[gé·duàn]
〈名〉把一間屋子隔成幾間的遮擋的東西,如板壁、隔扇等。
隔斷[gé duàn]
〈動〉阻隔;使斷絕。
詳細解釋
1. 阻隔;隔開。
《三國志·魏志·鮮卑傳》:“遂隔斷東夷,不得通於諸夏。” 唐 司空圖 《歌者》詩:“愁腸隔斷珠簾外,只為今宵共聽人?!薄都t樓夢》第四十回:“ 探春 素喜闊朗,這三間屋子并不曾隔斷?!?楊朔 《鐵騎兵》一:“隔斷在公路北的只有一班人?!?
2. 把一間屋子隔成幾間的遮擋的東西,如板壁、隔扇等。
近反義詞
近義詞 | 間隔 阻隔 隔絕 隔開 距離 隔離 斷絕 |
反義詞 | 銜接 |
國語辭典
注音 ㄍㄜˊ ㄉㄨㄢˋ 拼音 gé duàn1. 阻隔而不相通。
? 《三國演義.第三六回》:「凝淚而望,卻被一樹林隔斷?!?br>2. 房間的屏障板壁。
? 《紅樓夢.第一○○回》:「說者,便將頭往隔斷板上亂撞,撞的披頭散髮?!?/span>
參見:隔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