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塔 yàn tǎ
1.唐玄奘《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下》﹕"有比丘經(jīng)行﹐忽見群雁飛翔﹐戲言曰﹕'今日眾僧中食不充﹐摩訶薩埵宜知是時。'言聲未絶﹐一雁退飛﹐當(dāng)其僧前﹐投身自殞。比丘見已﹐具白眾僧﹐聞?wù)弑些o咸相謂曰﹕'如來設(shè)法﹐導(dǎo)誘隨機﹐我等守愚﹐遵行漸教……此雁垂誡﹐誠為明導(dǎo)﹐宜旌厚德﹐傳記終古。'于是建窣堵波﹐式昭遺烈﹐以彼死雁﹐瘞其下焉。"后因指佛塔。
2.塔名。在今陜西省西安市南慈恩寺中﹐亦稱大雁塔。系唐高宗為追薦其母而建。今為七層。唐代新進士常題名于此。明朱國禎《涌幢小品.雁塔》﹕"塔乃咸陽慈恩寺西浮圖院也。沙門玄奘先起五層。永徽中﹐武后與王公舍錢重加營造﹐至七層﹐四周有纏腰。唐新進士同榜﹐題名塔上﹐有行次之列。唐韋﹑杜﹑裴﹑柳之家﹐兄弟同登﹐亦有雁行之列。故名'雁塔'。"后常用為中式高舉之典實。
國語辭典
注音 ㄧㄢˋ ㄊㄚˇ 拼音 yàn tǎ座落於今陝西省長安縣南的塔樓。舊有雁塔二座;一在慈恩寺,稱為「大雁塔」;一在薦福寺,稱為「小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