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漢語知識 > 正文

青銅時代

青銅時代    qīng tóng shí dài


考古學上繼紅銅時代之后的一個時代。青銅是紅銅和錫的合金,較紅銅的熔點低、硬度高,便于鑄造。世界上最早進入青銅時代的是美索不達米亞埃及等地,開始于公元前3000年。中國在商代(公元前16—前11世紀)已是高度發(fā)達了的青銅時代。在青銅時代,尚不能排斥石器的使用,有的地區(qū)處于原始社會末期,有的地區(qū)已進入奴隸制社會。中國在青銅時代已建立奴隸制國家,有相當發(fā)達的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并有了文字。
書名。郭沫若著。系1934—1945年間研究先秦社會及學術思想的論文集。1945年出版。后收入《郭沫若全集》。其中《先秦天道觀之進展》,探討了殷人到戰(zhàn)國荀子的天道思想的演變。此書初步形成殷周為奴隸制社會的見解。書中還提出《管子》書中的《心術》、《內(nèi)業(yè)》、《白心》等篇為宋研、尹文的著作以及《老子》乃環(huán)淵所錄老聃遺訓等見解,在學術界頗有影響。


參見:青銅時代

掃描版:「青銅時代」在《漢語大詞典》第15909頁 第11卷 550


掃描版:「青銅時代」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1055頁


開通會員,享受整站包年服務立即開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