韜光晦跡 tāo guāng huì jì
韜光:把才華隱藏起來;晦跡:不讓人知道自己的蹤跡。 指隱藏才能,不使外露。
詳細解釋
1. 【解釋】:韜光:把才華隱藏起來;晦跡:不讓人知道自己的蹤跡。指隱藏才能,不使外露。
2. 【出自】:《舊唐書·宣宗記》:“歷太和會昌朝,愈事韜晦,群居游處,未嘗有言?!?
3. 【語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指隱藏才能,不使外露
出處
《舊唐書·宣宗記》:“歷太和會昌朝,愈事韜晦,群居游處,未嘗有言。”
近反義詞
近義詞 | 韜光隱跡 韜光養(yǎng)晦 |
國語辭典
注音 ㄊㄠ ㄍㄨㄤ ㄏㄨㄟˋ ㄐㄧ 拼音 tāo guāng huì jī比喻隱藏才能,不露於外。
? 《醒世恆言.卷四○.馬當神風送滕王閣》:「單說著自古至今,有那一等懷才抱德,韜光晦跡的文人秀才,就比那奇珍異寶、良金美玉,藏於泥土之中。」亦作「晦跡韜光」。
參見:韜光晦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