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漢語知識 > 正文

三昧

三昧    sān mèi
①佛教用語。指止息雜念,使心專注于一境。
②道教用語。道家以為,昏昏默默神之昧,杳杳冥冥氣之昧,恍恍忽忽精之昧,合稱三昧,此三昧能生真火。
③指某種技藝的訣竅:瀉湯舊得茶三昧。

國語辭典

注音 ㄙㄢ ㄇㄟˋ  拼音 sān mèi
1. 佛教謂修行者將心集中在一點的狀況。為胡語音譯?;旧虾桶研谋3衷跓o散亂或靜止的境界相似。
   ? 《成實論.卷一二》:「今當(dāng)論三昧。問曰:『三昧何等相?』答曰:『心住一處是三昧相?!弧够蜃鳌溉Φ亍?、「三摩帝」、「三摩提」。
2. 訣要、竅門。
   ? 《宋史.卷三四四.李之純傳》:「之儀能為文,尤工尺牘,軾謂入刀筆三昧。」
   ? 《紅樓夢.第四八回》:「既是這樣,也不用看詩。會心處不在多。聽你說了兩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掃描版:「三昧」在《漢語大詞典》第213頁 第1卷 213


掃描版:「三昧」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1117頁


開通會員,享受整站包年服務(wù)立即開通 >

「三昧」開頭的詞語:

三昧
三昧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