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奔 chū bēn
逃走,出走
詳細解釋
亦作“出犇”。出走;逃亡。
《禮記·檀弓下》:“ 衞獻公 出奔?!?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釋爭》:“ 郄至 上人而抑下滋甚; 王叔 好爭而終于出犇。” 劉昞 注:“此二大夫矜功陵物,或宗夷族滅,或逃禍出奔。” 宋 蘇軾 《論春秋變周之文》:“ 忽 之出奔,其為失國,豈不甚明?” 清 鈕琇 《觚賸續(xù)編·張羽軍》:“先是 寶 出奔時,九重震怒,命大索天下?!?蔣光慈 《鴨綠江上》:“我出奔后從未接過 云姑 的一封信,實際上我倆也沒有通信的可能。”
近反義詞
反義詞 | 居住 |
國語辭典
注音 ㄔㄨ ㄅㄣ 拼音 chū bēn出走、逃亡。
? 《禮記.檀弓下》:「衛(wèi)獻公出奔,反於衛(wèi)?!?br> ? 宋.蘇軾〈論春秋變周之文〉:「忽之出奔,其為失國,豈不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