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漢語知識 > 正文

范仲淹

范仲淹    fàn zhòng yān
范仲淹(989-1052) : 北宋政治家、文學(xué)家。字希文,蘇州吳縣(今屬江蘇)人。少家貧,刻苦學(xué)習(xí)。仁宗時任西溪鹽官,修建捍海堰,世稱范公堤。1040年任陜州經(jīng)略副使,防御西夏進攻。1043年任參知政事,推行新政。后遭保守派反對,被罷去執(zhí)政。工詩文,晚年作品《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為傳誦千古的名句。著有《范文正公集》。

國語辭典

注音 ㄈㄢˋ ㄓㄨㄥˋ ㄧㄢ  拼音 fàn zhòng yān
人名。(西元 989~1052)字希文。宋名臣,吳縣人,為秀才時即以天下為己任,仁宗時官至參知政事,元昊反,以龍圖閣直學(xué)士與夏竦經(jīng)略陝西,號令嚴(yán)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稱為「龍圖老子」,夏人稱為「小范老子」。喜好彈琴,然平日只彈履霜一曲,故時人稱之為「范履霜」。卒諡文正。

開通會員,享受整站包年服務(wù)立即開通 >

「范仲」開頭的詞語:

范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