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里亞 lì bǐ lǐ yà
國名。在西非西南部,瀕大西洋,陸疆鄰科特迪瓦、幾內亞和塞拉利昂。面積約11.14萬平方公里。人口300萬(1995年),有克魯、克佩爾、巴薩、馬林凱、瓦伊、戈拉等20多個部族,另有美國黑人移民后裔約4萬。居民主要信拜物教、基督教新教和伊斯蘭教。官方語言為英語。首都蒙羅維亞。地勢自東北向西南傾斜。內陸主要是海拔400~600米的丘陵、高地,北部地勢起伏較大,多陡崖。最高點沃洛吉西山(Wologisi)海拔1 381米。沿岸為寬數十公里的狹長平原,沿海多沙洲和潟湖。河流眾多,上、中游一般多峽谷和急流,富水力。北部高原屬熱帶草原氣候,余均屬熱帶雨林氣候。非洲多雨區(qū)之一,年降水量內陸為1 500~2 000毫米,沿岸為2 000~3 500毫米,崗嶺可達5 000毫米。森林約占領土的36%,產黑檀木、紅木等貴重木材。15世紀下半葉起,葡、荷、英、法殖民者相繼侵入,在此販運奴隸。1821年美國殖民協(xié)會在沿岸建立黑人移民區(qū),將本國一部分黑人移入,稱蒙羅維亞,1824年改稱利比里亞,1838年合并各移民區(qū),改名利比里亞聯邦。1847年7月26日宣布獨立,名利比里亞共和國。經濟以農礦業(yè)為主,鐵礦砂和橡膠(非洲首位)生產為兩大經濟支柱。還開采鉆石、黃金、鋁土、銅等。有中小型棕油、橡膠加工、食品、水泥、農具等工業(yè)。糧食主產薯類、稻米和玉米,經濟作物有可可、咖啡、油棕等。出口中鐵礦石和橡膠合占出口總值的70%,還有原木、咖啡等,進口機器裝備、車輛、消費品和糧食等。由于外國商船在利比里亞登記收稅低微,懸掛利比里亞國旗的商船噸位居世界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