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 yī kǒu
1.一人。
2.一人之口。
3.出語一致,異口同聲。
4.猶一言。
5.指一口之量。
6.一孔。
7.表數(shù)量。猶言一具,一把。
8.表示說話不猶豫或不改口。
9.滿口。
國語辭典
注音 ㄧ ㄎㄡˇ 拼音 yī kǒu1. 一人。
? 《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下》:「一切調上公以下諸有奴婢者,率一口出錢三千六百。」或稱為「一口子」、「一口兒」。
2. 眾口同聲。
? 《新唐書.卷一○三.張玄素傳》:「天下翕然,一口頌歌?!?br>3. 一言,指口氣堅定不變。
? 如:「一口咬定」。
? 《文選.左思.魏都賦》:「四海齊鋒,一口所敵。」
4. 計算牲畜、物品的單位名詞。
? 如:「一口羊」、「一口鍋」。
? 《三國演義.第四回》:「聞司徒有七寶刀一口,願借與操入相府刺殺之。」
5. 咬嚼一下,稱為「一口」。
6. 形容數(shù)量很少。
? 如:「一口飯」、「一口水」?;蚍Q為「一口子」、「一口兒」。
7. 滿口。
? 《兒女英雄傳.第三七回》:「只聽他打著一口常州的鄉(xiāng)談道?!?/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