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漢語知識 > 正文

切韻

切韻    qiē yùn
1.猶反切。
2.為韻書名。依反切發(fā)聲以分音,收聲以分韻,故曰切韻。隋陸法言等撰,對后世影響很大。現(xiàn)存殘本,為研究中古漢語語音重要資料。

國語辭典

注音 ㄑㄧㄝˋ ㄩㄣˋ  拼音 qiè yùn
1. 古時以兩字之音拼合成一字讀音的注音方式。上字取其聲,下字取其韻與聲調(diào)。
   ? 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一五.藝文》:「所謂切韻者,上字為切,下字為韻?!挂喾Q為「切腳」。
2. 書名。隋陸法言撰,五卷。為較早的韻書。後世《唐韻》、《廣韻》,皆據(jù)以為藍本,其書已亡佚。近年在敦煌石室中發(fā)現(xiàn)其殘本,約存全書的四分之三。
參見:切韻

掃描版:「切韻」在《漢語大詞典》第2308頁 第2卷 564


開通會員,享受整站包年服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