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漢語知識 > 正文

刻舟求劍

刻舟求劍    kè zhōu qiú jiàn

舟:船。求:尋找。比喻拘泥不知變通,不懂得根據(jù)實際情況處理問題。

詳細(xì)解釋

1. 【解釋】:比喻不懂事物已發(fā)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

2. 【出自】:《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壑梗瑥钠渌跽呷胨笾?。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3. 【示例】:似你這樣尋根究底,便是~,膠柱鼓瑟了!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二十回

4.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例句

我們應(yīng)當(dāng)記取~的教訓(xùn),使我們的思想適應(yīng)客觀形勢的變化。

成語故事

戰(zhàn)國時,楚國有個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隨身攜帶的一把寶劍掉落江中。他趕緊去抓,已經(jīng)來不及了。 船上的人對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人似乎胸有成竹,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個記號,并向大家說:“這是我寶劍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個記號?!?大家都不理解他為什么這樣做,也不再去問他。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在船上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撈取掉落的寶劍。撈了半天,不見寶劍的影子。他覺得很奇怪,自言自語說:“我的寶劍不就是在這里掉下去嗎?我還在這里刻了記號呢,怎么會找不到的呢?”,至此,船上的人紛紛大笑起來,說:“船一直在行進(jìn),而你的寶劍卻沉入了水底不動,你怎么找得到你的劍呢?”,其實,劍掉落在江中后,船繼續(xù)行駛,而寶劍卻不會再移動。像他這樣去找劍,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近反義詞

近義詞 按圖索驥 依樣葫蘆 墨守成規(guī) 膠柱鼓瑟 緣木求魚 一成不變 食古不化 守株待兔 蕭規(guī)曹隨
反義詞 通權(quán)達(dá)變 借坡下驢 審時度勢 隨機(jī)應(yīng)變 因時制宜 相機(jī)行事 因地制宜 見機(jī)行事 看風(fēng)使舵 瞬息萬變 臨機(jī)制變

成語接龍

刻舟求劍 劍及履及 及賓有魚 魚與熊掌 掌上明珠 珠光寶氣 氣義相投 投井下石 石人石馬 馬上功成 成一家言 言三語四 四不拗六 六親不和 和光同塵 塵垢秕糠 糠秕在前 前仆后繼 繼古開今 今夕何夕 夕寐宵興 興云致雨 雨絲風(fēng)片 片云遮頂 頂名冒姓 姓甚名誰 誰是誰非 非親非故 故人之情 情不可卻 卻之不恭 恭而有禮 禮為情貌 貌似強(qiáng)大 大中至正 正中下懷 懷丸操彈 彈絲品竹 竹報平安 安不忘危 危于累卵 卵與石斗 斗麗爭妍 妍姿艷質(zhì) 質(zhì)傴影曲 曲不離口 口不二價 價值連城 城下之盟 盟山誓海 海不揚波 波光鱗鱗 鱗次櫛比 比眾不同 同休共戚 戚戚具爾 爾汝之交 交口同聲 聲東擊西 西臺痛哭 哭喪著臉 臉無人色 色絲虀臼 臼頭深目 目下十行 行不從徑 徑一周三 三三兩兩 兩世為人 人一己百 百萬雄兵 兵不厭權(quán) 權(quán)傾中外 外剛內(nèi)柔 柔心弱骨 骨化形銷 銷聲匿影 影只形單 單刀直入 入不敷出

國語辭典

注音 ㄎㄜˋ ㄓㄡ ㄑㄧㄡˊ ㄐㄧㄢˋ  拼音 kè zhōu qiú jiàn
相似詞: 膠柱鼓瑟、食古不化、一成不變
相反詞: 妙手?jǐn)圯?、相機(jī)行事、瞬息萬變、因地制宜、因時制宜
楚人過江,劍掉水中,便於船舷刻一記號,待船停止,從刻記號處下水尋劍的故事。典出《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後用以比喻拘泥固執(zhí),不知變通。
   ? 宋.陸游〈謝梁右相啟〉:「刻舟求劍,固匪通材。」
   ? 《紅樓夢.第一二○回》:「似你這樣尋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劍,膠柱鼓瑟了?!挂嘧鳌盖髣讨邸埂?/span>
參見:刻舟求劍

掃描版:「刻舟求劍」在《漢語大詞典》第2418頁 第2卷 674


掃描版:「刻舟求劍」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36頁


開通會員,享受整站包年服務(wù)立即開通 >

「刻舟」開頭的詞語:

刻舟
刻舟求劍
刻舟求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