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漢語知識 > 正文

北洋軍閥

北洋軍閥    běi yáng jūn fá
民國初年(1912-1927)代表北方封建勢力的軍閥集團,是清末北洋派勢力的延續(xù)。最初的首領是袁世凱,袁死后分成幾個派系,在帝國主義的支持下先后控制了當時的北京政府,鎮(zhèn)壓革命力量,出賣國家主權,連年進行內(nèi)戰(zhàn)。

國語辭典

注音 ㄅㄟˇ ㄧㄤˊ ㄐㄩㄣ ㄈㄚˊ  拼音 běi yáng jūn fá
甲午戰(zhàn)後,湘淮軍皆潰,清廷別創(chuàng)新軍,命袁世凱於天津附近小站練兵,是為北洋軍的由來。民國六年(西元1917)袁死,分為二派。直系以馮國璋為首,皖系以段祺瑞為首,爭權奪利,戰(zhàn)亂無已,時稱為「北洋軍閥」。
參見:北洋軍閥

掃描版:「北洋軍閥」在《漢語大詞典》第1943頁 第2卷 199


掃描版:「北洋軍閥」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5頁


開通會員,享受整站包年服務立即開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