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漢語知識 > 正文

亞里士多德

亞里士多德   yà lǐ shì duō dé

希臘哲學家、科學家。生于斯塔吉拉。曾在學園中從柏拉圖受業(yè)。柏拉圖死后到小亞細亞阿索斯城講學。公元前343年應邀去馬其頓王國首都佩拉任太子亞歷山大的教師。前335年前往雅典,創(chuàng)辦呂克昂學園,從事講學與研究。是古希臘哲學家中最博學的人物。在哲學上,提出關于第一哲學、實體、四因、潛能與現(xiàn)實、第一推動力、靈魂等于蠟塊等學說,其基本特點是:在很多問題上接近于唯物主義,并且顯露出很多辯證法思想,但他常動搖于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之間,最終還是陷入唯心主義與形而上學。在邏輯學上,是歐洲形式邏輯的奠基人,并已著手研究辯證思維的最基本的形式。在社會政治觀上,認為人是政治的動物,國家高于個人,主張由“中等階級”來治理國家。在倫理學上,提倡*中道,認為道德包括行德與知德。在美學上,曾給悲劇下過定義,提出凈化說,并指出藝術作品在“摹仿”個別事物時,目的在于使事物的一般特征得以表現(xiàn)出來。在教育上,認為理性的發(fā)展是教育的最終目的。在歷史學、修辭學、心理學、生物學、生理學、醫(yī)學等方面也有貢獻。哲學著作有《形而上學》;邏輯學著作有《工具論》;自然哲學、自然科學著作有《論產(chǎn)生和毀滅》、《物理學》;心理學著作有《論靈魂》;倫理學、政治學著作有《倫理學》(由其子尼可瑪可斯〔Nikomachos〕編纂)、《政治學》等;美學著作有《詩學》等。


開通會員,享受整站包年服務立即開通 >

「亞里」開頭的詞語:

亞里士多德
亞里斯塔克
亞里斯提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