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謨 xiū mó
英國哲學家、歷史學家、經濟學家與美學家。在愛丁堡大學就讀。1734年到法國后,曾任英國駐法大使館秘書與代辦等職務。1767年任副國務大臣。認為哲學是關于“人性”(包括知性、情感與道德)的科學。主張知識來源于經驗,經驗由兩類知覺(印象與觀念)所組成。認為人們不可能知道知覺如何獲得及知覺之外是否有客觀事物存在,自稱這種說法為“懷疑論”,哲學史上則被稱為不可知論。其認識論思想對康德有直接影響,成為孔德的實證哲學、邏輯實證主義的理論來源之一。在美學上,認為快感與痛感是美與丑的本質;主張同情說,認為快感之所以產生在于它能滿足人的同情心。在歷史學上,著有《英國史》六卷。在經濟學上,支持當時日趨繁榮的英國工商業(yè),反對降低利率、間接稅與提高“勞動價格”。主要著作有《人性論》、《道德與政治論文集》、《人類理解力研究》、《道德原則研究》以及《論審美趣味的標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