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誕派戲劇 huāng dàn pài xì jù
20世紀(jì)50年代在法國興起的戲劇流派,后流行于西方各國和日本。與存在主義思想和表現(xiàn)主義方法有著明顯的淵源關(guān)系。初期被稱為“先鋒派”和“反戲劇”,1961年由英國戲劇理論家艾思林(Martin Julius Esslin, 1918—)定為現(xiàn)名?;恼Q派戲劇著重表現(xiàn)人在信仰破滅之后與外在世界脫節(jié)的尷尬難堪狀態(tài),通過對非人感、異己感、脅迫感、失落感的渲染,強(qiáng)烈呈示出主客觀世界的幻滅和荒誕。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突破傳統(tǒng)戲劇方法,以夸張、怪誕、夢幻、悖理的手段達(dá)到象征隱喻的效果。代表作品有尤奈斯庫(Eugne Ionesco, 1912—)的《禿頭歌女》、貝克特(Samuel Barclay Beckett, 1906—1989)的《等待戈多》、冉奈(Jean Genet, 1910—1986)的《女仆》、品特(Harold Pinter, 1930—)的《升降機(jī)》、阿爾比(Edward Franklin Albee, 1928—)的《動物園的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