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漢語知識 > 正文

薩克斯

薩克斯   


漢斯·薩克斯(Hans Sachs,1494—1576)。德國詩人、劇作家。16世紀德國市民文學的代表。當過鞋匠。業(yè)余從事創(chuàng)作,并將詩作譜成歌曲。早年因寫長詩《維滕貝格的夜鶯》,歌頌德國宗教改革者馬丁·路德,反對教皇,受到迫害。作品多達六千余篇,包括歌曲、格言詩、笑話、寓言和劇本等。有的作品帶有宗教訓誡色彩。
阿道爾夫·薩克斯(Adolphe Sax,1814—1894)。比利時樂器制造家。曾在布魯塞爾音樂學院習長笛與單簧管,并改進單簧管及其他管樂器。1840年創(chuàng)制*薩克斯管,后又創(chuàng)制*薩克斯號。1857年在巴黎音樂學院教薩克斯管,編有教材行世。
朱里斯·馮·薩克斯(Julius von Sachs,1832—1897)。德國植物生理學家。曾任弗賴堡大學、符茲堡大學植物學教授。創(chuàng)立新學科植物生理學。他在19世紀下半葉的工作,與植物生理學的發(fā)展有密切關系。廣泛應用實驗方法研究植物的發(fā)芽、生長、運動、營養(yǎng)、物質轉運等;發(fā)現葉綠體中的淀粉粒是光合作用的第一個可見產物。曾預言植物中有激素存在。發(fā)明植物的溶液培養(yǎng)法。所著《植物實驗生理學手冊》等書,在植物生理學的各部門有很大影響。
庫特·薩克斯(Curt Sachs,1881—1959)。德國音樂學家。曾在柏林大學攻音樂史、美術史。1904年獲博士學位。1919年起任柏林國立樂器博物館館長,后又任國立音樂學院樂器學教授。1930及1932年在開羅任音樂顧問,并從事非洲及猶太音樂研究。1933年納粹執(zhí)政后,被迫流亡法國。1937年定居美國,后入美國籍,任紐約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曾深入研究世界不少民族的樂器并加以科學的分類。著有《樂器辭典》《樂器的分類》、《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的樂器》、《古埃及的樂器》、《樂器知識手冊》《樂器的精髓和形成》、《樂器史》等。此外尚有《世界舞蹈史》、《節(jié)奏與速度》《古代音樂》等專著。被認為是比較音樂學和樂器學權威。
內莉·薩克斯(Nelly Sachs,1891—1970)德國女作家。生于柏林猶太工廠主家庭。1933年納粹執(zhí)政后過隱居生活,1940年流亡瑞典,入瑞典籍。詩作反映猶太民族的遭遇,繼承猶太文學傳統,感情真摯。作品有《在死亡的寓所》《星辰隱滅》、《無人知道下文》、《逃亡和變化》等,此外還寫有劇本并翻譯瑞典文詩歌。獲1966年諾貝爾文學獎。


開通會員,享受整站包年服務立即開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