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克萊 bèi kè lái
英國哲學家。生于愛爾蘭。都柏林大學畢業(yè)。1734年任愛爾蘭南部克洛因(Cloyne)地區(qū)基督教新教主教。是主觀唯心主義與唯心主義經(jīng)驗論的主要代表之一。利用洛克第二性的質與感覺的相對性的學說,認為“物質”只是一個虛構的詞,實際并不存在。提出“物是觀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對象與感覺原是一種東西”等命題,宣稱存在的只是我的感覺與我自己,人們的認識對象是自己的觀念和“感覺的組合”。由于這些理論必然會導致唯我論而陷入困境,于是求助于客觀唯心主義,認為萬物都存在于上帝的心中。強調要信仰宗教,敬畏上帝,認為這樣才能使人民以“內心的忠誠”服從國家權力的統(tǒng)治。主要著作有《視覺新論》、《人類知識原理》、《海拉和菲倫諾的三篇對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