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漢語知識(shí) > 正文

不義

不義    bù yì
1.不合乎道義。
2.指不該做的事。
3.指行不義之事的人。
4.古代刑律"十惡"之一。指殺本屬府主﹑刺史﹑縣令﹑現(xiàn)受業(yè)師;吏卒殺本部五品官以上官長(zhǎng);及聞夫喪匿不舉哀,守喪期間作樂﹑穿吉服及改嫁等。見《唐律疏義.十惡》。

國(guó)語辭典

注音 ㄅㄨˋ ㄧˋ  拼音 bù yì
1. 不合行為道德。
   ? 《文選.陳琳.為曹洪與魏文帝書》:「不義而強(qiáng),古人常有。」
   ? 《三國(guó)演義.第八回》:「吾與黃祖心腹之交,捨之不義?!?br>2. 不合行為道德的事。
   ? 《左傳.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span>
參見:不義

掃描版:「不義」在《漢語大詞典》第460頁 第1卷 460


開通會(huì)員,享受整站包年服務(wù)立即開通 >

「不義」開頭的詞語:

不義
不義之財(cá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