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時務 bù shí shí wù
時務:當前的形勢和潮流。指不認識當前重要的事態(tài)和時代的潮流?,F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詳細解釋
1. 【解釋】:時務:當前的形勢和潮流。指不認識當前重要的事態(tài)和時代的潮流?,F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2. 【出自】:《后漢書·張霸傳》:“鄧騭當朝貴盛,聞霸名行,欲與結交,霸逡巡不答。眾人笑其不識時務?!?
3. 【示例】:什么年月了,還吃這碗飯,太~了。 ◎張潔《沉重的翅膀》
4.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含貶義,形容人不明事理
例句
要認清形勢,~的人是要碰壁的。
成語故事
東漢末年,名士孔融恃才傲物,經常譏諷、反對曹操。他寫信嘲笑曹操攻打烏恒、平定邊鎮(zhèn)之亂;寫文反對曹操提出的禁酒尚儉的生活作風。曹操很惱火,又因為孔融名氣較大,不便下手處罰他。后來曹操當上漢獻帝大將軍及丞相,實際操縱了中央政權??兹诓粷M于曹操的篡位,又百般反對。曹操終于借故將孔融滿門抄斬。東漢的荀悅在編著《漢記》時,稱孔融的行為“不識時務”。
近反義詞
近義詞 | 不知世務 不通時宜 率由舊章 因循守舊 |
反義詞 | 審時度勢 因勢利導 見風使舵 不主故常 |
成語接龍
不識時務 務本抑末 末大不掉 掉三寸舌 舌劍唇槍 槍刀劍戟 戟指怒目 目下十行 行不從徑 徑一周三 三三兩兩 兩世為人 人一己百 百萬雄兵 兵不厭權 權傾中外 外剛內柔 柔聲下氣 氣義相投 投井下石 石人石馬 馬上功成 成一家言 言三語四 四不拗六 六親不和 和光同塵 塵垢秕糠 糠秕在前 前仆后繼 繼古開今 今夕何夕 夕寐宵興 興云致雨 雨絲風片 片云遮頂 頂名冒姓 姓甚名誰 誰是誰非 非親非故 故人之情 情不可卻 卻之不恭 恭而有禮 禮為情貌 貌似強大 大中至正 正中下懷 懷丸操彈 彈絲品竹 竹報平安 安不忘危 危于累卵 卵與石斗 斗麗爭妍 妍姿艷質 質傴影曲 曲不離口 口不二價 價值連城 城下之盟 盟山誓海 海不揚波 波光鱗鱗 鱗次櫛比 比眾不同 同休共戚 戚戚具爾 爾汝之交 交口同聲 聲東擊西 西臺痛哭 哭喪著臉 臉無人色 色絲虀臼 臼灶生蛙 蛙蟆勝負 負義忘恩 恩不放債 債臺高筑
國語辭典
注音 ㄅㄨˋ ㄕˋ ㄕˊ ㄨˋ 拼音 bù shì shí wù相似詞: 不識時變
原意是不識抬舉,後亦指不知時尚機運以求通達。
? 《後漢書.卷三六.張霸傳》:「時皇后兄虎賁中郎將鄧騭,當朝貴盛,聞霸名行,欲與為交,霸逡巡不答,眾人笑其不識時務?!?br> ? 《三國演義.第四四回》:「今數人皆被操滅,天下無人矣。獨有劉豫州不識時務,強與爭權?!挂嘧鳌覆贿_時務」。
參見:不識時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