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漢語知識 > 正文

人學

人學   rén xué

以整體的人的本質(zhì)及其生活世界為研究對象的學問。在中國古代,已有“天人合一”思想,關于人性善惡的爭論,以及豐富的人倫思想。在西方,古希臘伯里克利就提出“人是第一重要的”,普羅塔哥拉認為“人是萬物的尺度”,亞里士多德認為“人是政治動物”。隨著資本主義的興起和發(fā)展,人道主義成為人學的主導思想。在現(xiàn)代西方,有卡西爾的人論、薩特的人學辯證法、加羅蒂的人學、弗洛姆的人學等流派。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本質(zhì)是自由自覺的活動(勞動),按其現(xiàn)實性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學的主要內(nèi)容有兩方面:人的本質(zhì),包括人的地位和人的發(fā)展問題;人的生活世界,包括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的歷史、人的社會生活和個人生活問題。人學的分支學科有:人的自然科學、人的社會科學、人的精神科學。


參見:人學

掃描版:「人學」在《漢語大詞典》第1055頁 第1卷 1055


開通會員,享受整站包年服務立即開通 >

「人學」開頭的詞語:

人學
人學辯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