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威爾 bào wēi ěr
布魯諾·鮑威爾(Bruno Bauer, 1809—1882)。德國哲學家,青年黑格爾派代表之一。柏林大學畢業(yè)。曾在柏林大學、波恩大學任教,因發(fā)表《同觀福音作者的福音史批判》而遭解聘,從此退隱。否認福音故事的可靠性以及耶穌其人的存在。將黑格爾的*自我意識解釋為同自然相脫離的絕對實在,并用它來代替黑格爾的“絕對觀念”,宣稱“自我意識”是最強大的歷史創(chuàng)造力。主要著作還有《福音的批判及福音起源史》、《斐洛、施特勞斯、勒南與原始基督教》等。
塞西爾·弗蘭克·鮑威爾(Cecil Frank Powell, 1903—1969)。英國物理學家。劍橋大學哲學博士。歷任布里斯托爾大學教授、實驗室主任,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國際純粹物理與應用物理聯(lián)合會宇宙射線專門委員會會長。發(fā)明研究核過程的照相乳膠記錄法,后用于探測宇宙射線。1947年在宇宙射線中發(fā)現(xiàn)π介子,因上述貢獻而獲195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還發(fā)現(xiàn)τ介子和反π介子以及π介子衰變成μ子和中微子的過程。后又用這種方法發(fā)現(xiàn)了κ介子的衰變方式。合著有《照片中的原子核物理學》、《用攝影法研究基本粒子》。
邁克爾·鮑威爾(Michael Powell, 1905—1990)。英國電影導演。1925年起從事電影工作。導演的影片有《巴格達竊賊》、《坎特伯雷故事》、《黑水仙花》、《紅菱艷》、《霍夫曼的故事》、《偷窺的湯姆》等。其作品有浪漫的情節(jié)和華麗的視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