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稱“倫理唯理論”。一種從倫理概念或觀念出發(fā)論證道德的普遍必然性,主張建立一個無所不包的、具有內在統一性的倫理學體系的學說。與“倫理非理性主義”相對。其特點是強調人們行為的理性動機和道德的理性原則,試圖用一...[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亦稱“倫理唯理論”。一種從倫理概念或觀念出發(fā)論證道德的普遍必然性,主張建立一個無所不包的、具有內在統一性的倫理學體系的學說。與“倫理非理性主義”相對。其特點是強調人們行為的理性動機和道德的理性原則,試圖用一...[繼續(xù)閱讀]
中國傳統倫理思想、尤其是儒家倫理思想的基本問題之一。具有倫理學的普遍意義。理學家程顥說:“天下之事,唯義利而已?!?《二程遺書》卷十一)“義”,“宜也”(《中庸》),指人們的思想行為符合一定的道德標準;“利”指利益...[繼續(xù)閱讀]
亦稱“功利論”、“功用主義”。通常指以實際功效或利益作為道德標準的倫理學說。在中國,先秦時思想家墨子以功利言善,是早期功利主義的重要代表。宋代思想家葉適和陳亮主張功利之學,注重實際功用和效果,反對諱言功利和空...[繼續(xù)閱讀]
亦稱“道義學”、“本務論”、“道義論”或“非結果論”。源于希臘語deon(應該有的)和logos(學說),即關于應當的學說。在西方現代倫理學中,指人的行為必須遵照某種道德原則或按照某種正當性去行動的道德理論。強調道德義務和...[繼續(xù)閱讀]
亦稱“結果論”、“后果論”。一種片面強調效果的道德評價理論。與“動機論”相對。認為人的行為善惡取決于效果;判斷或評價行為的善惡,無須考察動機,只要看它的效果。在中國倫理思想史上的志功之辯中,王充主張“功用”...[繼續(xù)閱讀]
亦稱“意向論”。一種片面強調動機的道德評價理論。與“效果論”相對。認為人的行為善惡取決于動機是否善良,而與行為效果無關;判斷或評價行為的善惡只需看動機,不必看效果。在中國,儒家倫理具有明顯的動機論傾向。孟子主...[繼續(xù)閱讀]
指一定社會的基本人際關系規(guī)范及其相應的道德原則。在中國,倫理二字連用而成為一個詞始見于《禮記·樂記》:“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樂者,通倫理者也?!睎|漢鄭玄注:“倫猶類也;理,分也。”唐孔穎達疏:“陰陽萬物各有倫類分理...[繼續(xù)閱讀]
以善惡評價為形式,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內心信念用以調節(jié)人際關系的心理意識、原則規(guī)范、行為活動的總和。即包括道德意識、道德規(guī)范和道德實踐。社會意識形態(tài)之一。在中國,道德二字連用而成為一個詞始見于《荀子·勸...[繼續(xù)閱讀]
亦稱“道德實踐”。人類生活中受一定的道德意識指導和影響而進行的社會活動。包括個體行為和群體活動。其基本活動形式是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則和道德規(guī)范,通過善惡、榮辱、正義和非正義等價值評價,來調節(jié)個人之間、個人與集...[繼續(xù)閱讀]
行為主體在選擇道德行為時所面臨的一種矛盾狀態(tài)。人們在選擇行為和作出決定時,由于彼此互相排斥的各種行為造成不同道德觀念、道德信念、行為動機的沖突,從而要求人們在相互沖突的道德價值之間選取一個,并通過解決這一矛...[繼續(xù)閱讀]